婚礼没有大操大办,就在纺织厂重新粉刷一新的小礼堂举行。陈德海夫妇忙前忙后,将礼堂布置得简单而温馨,挂上了喜庆的红绸。厂里的老工友们凑份子,买了一台当时最时髦的双卡录音机,循环播放着邓丽君的《甜蜜蜜》。陆远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,胸前别着一枚小巧的、林秀亲手用金线绣制的木棉花胸针,英挺而儒雅。
当司仪宣布新人向父母行礼时,林秀和陆远手牵着手,转向悬挂在礼堂前方正中的两幅遗像——林秀父亲周建国身着军装的遗像,和陆远父母慈祥的黑白照片。两人深深鞠躬。就在这一刻,礼堂外晴朗的天空,突然毫无预兆地下起了太阳雨!细密的雨丝在阳光中闪闪发亮。当礼成,新人携手走出礼堂时,一道巨大而绚丽的彩虹,横跨了整个江州城的上空!如同一座通往幸福的金桥!人们纷纷驻足惊叹,将这视为天降祥瑞,是对这对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新人最美好的祝福。
婚后的生活,如同缓缓流淌的江水,平静而充满希望。陆远以优异的成绩从江州大学历史系毕业,留校任教,继续深耕历史研究,尤其是近现代口述史和社会变迁史。他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学术期刊和报纸上,观点新颖扎实,经常受邀去各地讲学。林秀的“木棉”品牌,依托纺织厂的技术支持和她的设计才华,迅速在江州乃至周边城市打响了名号。设计不再局限于旗袍,开始涵盖日常女装、童装,风格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。生意越做越大,几年后,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特区,开设了第一家“木棉”品牌专卖店,成为厂里创汇的明星。
他们在江边买下了一套不大的、但带有一个小小阳台的房子。阳台上,种满了林秀最爱的木棉树苗。每当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两人就并肩坐在阳台的旧藤摇椅上。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拂过面颊,远处江面上,满载货物的轮船鸣着悠长的汽笛,缓缓驶过,灯光在江水中拖曳出长长的、摇曳的光带。他们谈论着报纸上的新闻,谈论着陆远新书的构思,谈论着“木棉”下一季的设计方向,也谈论着街头巷尾热议的即将到来的“南巡讲话”和越来越近的“市场经济改革”。空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甜蜜的馨香。
1992年的春天,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。陆远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,手里挥舞着一张还散发着油墨香的《人民日报》,头版头条的巨幅标题赫然映入眼帘——“东方风来满眼春——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”!
“小秀!快看!”陆远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。
林秀放下手中的设计稿,接过报纸。她的手指划过那一个个力透纸背的铅字:“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,敢于试验…发展才是硬道理…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,资本主义也有计划;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,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…”每一个字都像鼓点,敲击在她的心上!她猛地抬起头,望向窗外。
远处,曾经象征着工业力量的纺织厂大烟囱,早已停止了喷吐白烟,在夕阳下只剩下沉默的剪影。取而代之的,是江对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,楼顶巨大的霓虹灯牌已经开始闪烁起五彩的光芒,勾勒出城市崭新的、充满活力的天际线。
“我们的小店,”陆远走到她身边,揽住她的肩膀,望着那片璀璨的灯火,笑容里充满了豪情,“怕是要变成大公司了!”
这一年,“木棉服饰”正式从纺织厂的附属品牌,注册成立了独立的“木棉服饰集团有限公司”。林秀将设计研发中心设在了最能感受时代脉搏的深圳。而陆远酝酿多年的新著——《变革年代:1978-1992》,也正式出版。书中用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个体叙事,记录了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,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跌宕起伏、坚守奋斗、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。扉页上印着他遒劲有力的题词:“献给所有在时代浪潮中奋力前行的平凡追梦者”
1997年香港回归的欢呼声和庆典的烟花仿佛还在耳边眼前,一场源自东南亚、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的阴云,已挟带着冰冷的雨雪,悄然笼罩了整个中国。江州街头,往日的喧嚣中掺杂了一丝焦虑。商户们聚在店门口,忧心忡忡地谈论着汇率暴跌、订单取消、货款难收。“木棉服饰”集团总部的顶层办公室里,林秀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,看着窗外瓢泼的暴雨疯狂地拍打着玻璃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雨水在玻璃上扭曲流淌,像一道道绝望的泪痕。
办公桌上,堆积着厚厚的报表。仓库积压如山的外贸订单(东南亚市场几乎全线崩溃)、合作商突然发来的取消合同传真、银行催款通知单…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,压在她的心头,几乎让她喘不过气。曾经高速行驶的巨轮,仿佛突然撞上了冰山。
“林总…”助理小张的声音在门口响起,带着小心翼翼的忐忑,“银行信贷部的王经理…又打电话来催了…说如果下周再还不上那笔到期的贷款,就要启动…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林秀转过身,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。她的目光扫过办公室墙壁——那里,醒目地悬挂着一个玻璃罩,里面静静地躺着父亲那枚残缺的、染血的军功章。勋章在灯光下,折射出沉静而坚韧的光芒。她深吸一口气,仿佛从那光芒中汲取了无尽的力量。“通知所有部门主管,半小时后,大会议室紧急会议!”
会议室里,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,仿佛能拧出水来。市场部经理的汇报像一盆盆冷水:“东南亚订单全部冻结…欧美客户也在观望,要求降价…”“木棉”品牌最大的海外市场瞬间蒸发。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,报出的那个数字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:“林总,我们的现金流…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。”